US corporate bond 101

Updated:


我的專業不在金融,勤奮欠奉,惰性甚強。可幸生在這年頭什麼很多事google大神也可以幫助到我。

說起Bonds,ibond和國債是我入門沾手的兩種,當然是當時因為傳媒的大舉報導而入局的,這兩個除了opportunity cost外沒有什麼可以輸。可惜在香港沾手bond的資料太少,也要另外開戶什麼的,所以也沒有研究,反而是2016年開始在一眾blogger裡提及才開始留意。在美國市場投資最好是相對上有很。多。資。料!

雖然國外的blogger與華文系的很不同,很少會作懶人包式的操作分享(我很喜歡70後兄天路客在操作上的文章,很詳細,作為懶人覺得很值得參考)但是關於債券的公司、評級、發債量等等的資訊也可以找得到。也有些文章是關於短期差價或落後的介紹。

評級機構對這些公司債的影響可說是原子彈級。相比下來比較高息的公司債,評級總會在是中下。簡單說我買的條件就是息率在6~10%裡,比較短期的(大概4年),公司情況還可以,應該不會在4年內清盤的。

由於這些公司比較評級一般,所以很多對我來說也是不知名的。在㝷找過程中也有些特別的case可以參考一下。

案例#01: Gibson Brands (Gibson Brands, 8.875% 1aug2018, USD)
Gibson在我這個不懂音樂的來說也有brand awareness的。
上年2016年頭在Moody's降級後(從Caa1到Caa2),債價一跌跌了很多,債價最低到45!現在的債價大概是90。連債息能到muturity的話也有10厘吧。

以下是Moody's的評級解釋:


會降級的原因都說債務太多等等,詳細可以看看這篇:
http://www.ericgarland.co/2016/09/27/gibson-rating-moodys/

在Glassdoor看到員工對公司管理層的評級也很辛辣呢~我也是第一次看不少員工說management base on fear~


作為外人,公司是否營運下去只能看賺不膁錢這個數據。始終這些資訊也只是來自網絡,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面吧。

另一支我有買入的HTZ公司債,其實公司近年也是在蝕錢,可以我想租車公司至少還是有點資本吧。希望2021年前不要倒就好了。哈哈。

買債時可以參考的網站:
  • Morning Star: 看債價、交易量、有時會有相關債券文件的寶庫
  • Macroaxis:公司leverage ratio、還有一個很好笑的Probability of Bankruptcy的分析
  • Seeking Alpha:有時會有不錯的特別介紹
  • Cbonds:有些不是上市公司的公司債,這個可幫手找CUSIP


Leave a comment